我虽然把我们目前在瑞士的两家实体店都叫“客栈”;以前没有任何实体店时,把一小群“驴友”常聚的网上论坛也叫“客栈”;把这个微信公共号也叫“客栈”。那都是我自己的定义。“客栈”就是一群有缘或有类似喜欢的人精神和物理旅行的地方。
我们二号店实体店,在瑞士当地是一个Hotel—-酒店。三星级Hotel。而瑞士所有Hotel酒店,物理上都带餐厅。不带餐厅的有Hotel Garni,Gasthaus或B&B。
我当年梦想做实体店的掌柜时,其实是不包括餐厅的。我从没想象过我自己的任何人生片段会和开餐厅有任何关系。可是,这个符合我对实体客栈想象的地方,它就是当地的一个Hotel,它就带餐厅,而且是从一百多年前建立开始就带餐厅。那也只好勉为其难地为了想象中的客栈,绕道进去“餐厅”转了一圈。而且,真是很踏实地在里面转了一大圈。我现在都基本能完全独立地从事餐厅的每个岗位了。
但我最近把我们店的餐厅出租给了2014年-2016年在我们店做过服务员的小皮师傅和他的“家人”。一共四人。小皮师傅是意大利西西里岛人。在到瑞士之前,在很多国家“飘”过。到了瑞士后,就在我们店做服务员。那时我们店还是一对瑞士夫妻做掌柜。2015年我接手后,他继续在我们店做服务员,2016年离开。很短暂地去过一家另外的酒店,然后辞职。开起了自己的出租车小公司。
这中间,他的个人生活有很多变化。他在我们店稳住脚跟后,把当时的女友从西西里岛接过来了。并且和她有了第三个孩子。不知道什么时候和她分手了。现在又有了另外的女友。
我们店也有一些变化,我在2017年初把店里餐厅关闭了。关了餐厅后,真正独立给很多住店客人提供了很多次晚餐,真正理解了如何运营餐厅或者说在瑞士运营餐厅。
上个月,他突然电话问我,有没可能把餐厅出租给他。
他解释了想做餐厅的两个原因。一个原因是,因为疫情,现在出租车生意不好做。瑞士本国人多数有车,很多订出租车的,是外国来的客人。还有个原因是,他现在的女友,还有女友的叔叔,婶子(叔叔的妻子)都想到瑞士来生活。他们都是意大利西西里岛人,不过,叔叔和婶子后来在德国生活了很多年。 而这些“未来新移民”的生存,需要一个养活他们的“容器”。能容纳他们的劳动力,并能按“瑞士标准”养活他们。在全世界来说,客栈(含餐厅)对一般外来移民都是相对容易进入的行业。
我在关闭了餐厅后这三年多,都没主动想过去出租它。就是因为,我也知道餐厅是很好的接纳“新移民“的容器。如果,有有缘的亲朋好友到/在瑞士,我不可能直接“养活”他们,但可以用这个容器,给他们一个机会。有些人,我愿意尽可能以我们有的资源支持。不仅是餐厅资源。我想象的亲朋好友,自然多数是指来自中国的。实际上,这几年,我都有意无意地对一些人表示过。
小皮师傅,也属于“有缘”之一。虽然不是来自中国。我对他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。
在他的迫切催促下,在经过两次谈判后,我们就签了协议。